.

你知道人类为了喝上新鲜的牛奶,曾经有多努

有个很著名的问题:世界上第一个喝牛奶的人,对奶牛做了什么?这个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估计很难考证。有史可依的就是,七八百年前,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面记录道:成吉思汗的队伍长途行军时,携带过干燥的粉末状牛奶作为食物,这是有关于奶粉最早的记录了。至于液态奶嘛,历史更加久远。

人类为了喝牛奶,居然不惜改变自己的基因

两千多年前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陕西一带的黄牛奶味道最好,其次是河南和山西的。再往前,有关“乳”和“酪”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商代。再往前呢?再往前就没有文字了!

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发现于年前的中国新疆干尸上。

再看看世界的另一边。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情况,所有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成年后都会丧失消化乳类的能力。这就叫做“乳糖不耐受”。不过,人类为了能够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喝上牛奶,已经和牛牛们死磕了上万年。

首先,在约1.1万年前的中东,随着农耕逐渐取代了捕猎和采集,养牛者们学会了用发酵牛奶制成奶酪或酸奶,这能将乳制品中的乳糖降到人类可以承受的水平。

最早生活在新月沃土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就有了制造奶酪的传统。所以说,奶酪几乎和文明一样古老。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成年人,依然无法直接饮用新鲜牛奶。

直到几千年前,一个基因突变扩散到了整个欧洲,这个基因能使人类产生乳糖酶,从而终生都能够饮用牛奶。科学家们估算出,乳糖耐受性等位基因大约出现在年前的匈牙利。

虽然人类基因经过了几千年的延续和革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成年人都能愉快的喝牛奶。

携带这个乳糖耐受等位基因人数最多的,当属英国了。占到了总人群的85%——95%,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奶”的国家了。不过即便是这样,在工业革命之前,乳糖耐受的人想喝到鲜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80万人的死亡,才换来人们对牛奶杀菌的意识

原因很简单,由于那个时候人们喝的都是完全没有经过加工的牛奶,而这种生牛奶又非常容易变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刚挤出来的牛奶两小时就变酸了。

紧接着,工业革命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蒸汽火车以及铁路的出现其实对我们的饮食改变非常大,在北美火车把没人要的波士顿龙虾推广到内陆成为高端食材,在英国火车让大城市的居民能够喝到足量的牛奶。

很快,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一种名叫牛结核的病,随着铁路网传遍了英国。这是因为原本分散运送的牛奶会集中在一起由火车配送,这样一来,一头病牛的奶很有可能污染上千头奶牛的奶,更可怕的是,牛奶中的病原体并不会因为被稀释而失去传染力。

看到这里你或许要问了,如今常用的巴氏杀菌法不是早在年就发明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里边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这个巴氏杀菌法并不是为牛奶杀菌而发明的,而是用来给葡萄酒杀菌的,其次,早期的牛奶消费者认为加热牛奶会造成其营养的流失,所以就不习惯加热牛奶,即便是巴氏消毒这样的低温处理。

当然了,为了保命,最终大家还是在19世纪60年代在牛奶行业用上了巴氏杀菌法。

托巴氏杀菌法的福,现在牛奶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食品业,每年产量多达50亿吨,相当于全球每天共喝掉万杯牛奶。

作为全球化的饮品,现代牛奶工艺你知多少?

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牛奶厂家们早已不再是单纯满足牛奶消毒这样的工艺了。为了让牛奶的口感尝起来更好,如今全球的液态奶基本上都会采用均质化处理这样的工艺。

通俗点说,所有的牛奶进入工厂的第一步,就是脱脂,通过机器把里面的脂肪全部分离出来,然后把这些脂肪颗粒打散。

通常,刚挤下来的生牛乳,经过加热表面会形成厚厚的一层奶皮。而从超市买回来的液态奶,加热后却不会有这样的奶皮。这是因为,经过均质化处理后的牛奶,脂肪颗粒更小,状态更加稳定,不会因为长期静置或者晃动形成脂肪颗粒或者结块,从而饮用体验会更舒爽。

随后,电脑会对机器发出指令,给脱脂牛奶中重新加入不同含量的脂肪,就有了消费者在超市里看到的脱脂、半脂、全脂牛奶。

另外,在现代新技术的帮助下,奶牛们的生活,也没有以前那么煎熬了。平常在牛圈里吃吃草散散步,累了有全自动按摩机,涨奶了就去全自动挤奶机那里舒服舒服。

除此以外,聪明的人类还以牛奶为原料,制造出了冰淇淋、奶糖这种让人欲罢不能,又容易发胖的食品。

当然啦,对于改善国民营养状况来说,牛奶还是功不可没的,年的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世界牛奶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每天要吃相当于克牛奶的乳制品。如今咱们每天可以放心地喝着牛奶,说起来,还得好好感谢那些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