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蒙牛半年报背后

白癜风用什么药冶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403/4603017.html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陆玖财经

毛利润的降低、低温奶的走俏、奶制品细分赛道的火热,都让此前常温奶主导的乳业市场迎来新变化。随着消费者对“新鲜”“高品质”乳制品的青睐,液态奶产品低温化、高端化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乳企对全国优质奶源的争夺,正在进入“刺刀见红时”。

向来“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股市,在01年半年报,迎来34家上市、挂牌乳企业绩的全面“飘红”。

财报是行业的“晴雨表”。透过乳企上半年不俗的成绩单背后,一方面有疫情对消费者健康观念的客观推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消费场景升级后,各乳业细分领域也迎来新一轮增长风口。

陆玖财经梳理各家半年报发现,伊利(.SH)、蒙牛(.HK)乳企“双雄”仍牢牢地掌控着常温液态奶的主流市场,但随着消费者对“新鲜”、“高品质”乳制品的青睐,液态奶产品低温化、高端化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奶酪则成为乳企细分领域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尽管乳企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但随着需要高品质分布式奶源,以及冷链物流配送的低温奶走俏,此前划片而治的区域乳企也借此在乳企“双雄”间寻找生存空间。而早已洞察趋势的大中型乳企,也正在打响“奶源争夺战”,利用雄厚资本“攻城略地”,并对冲原奶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

奶源争夺战,正迎来“刺刀见红时”。

01业绩向上,毛利润向下

随着乳企披露半年报的结束,今年上半年,34家上市、挂牌乳企的成绩单也宣布揭晓。这是一份抢眼的成绩单——34家乳企无一家亏损,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SH)、中国飞鹤(.HK)实现营收超百亿,除了均瑶健康(.SH)、贝因美(.SH)等6家乳企净利润下降外,其余乳企也实现了营收正增长。

如果从盈利水平的维度观察,牧业公司表现颇为抢眼。在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乳企中,优然牧业(.HK)、现代牧业(.HK)、中国圣牧(.HK)、赛科星(.NQ)四家上游奶企占据4个席位。其中,优然牧业凭借9.35亿元的净利润位列排行榜第四。

不过,客观地讲,由于去年一季度遭遇疫情,不少乳企业绩下滑明显、财报基数较低,这也导致今年上半年部分乳企净利增幅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从销售毛利润的角度来看,包括伊利、蒙牛“双雄”在内的十几家乳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销售毛利润下滑。

例如,伊利股份00年半年报中,销售毛利润为37.78%,01年半年报则显示销售毛利润下滑至37.01%;蒙牛乳业00年半年报中,销售毛利润为39.04%,01年半年报同样显示销售毛利润下滑至38.4%。

对于销售毛利润的下滑,不少乳企将其归为原料奶的上涨。蒙牛乳业在半年报中提到,受原奶价格同比上升影响,毛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至38.%;新乳业今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8.77%,主要原因之一,同样是原料生鲜乳价格的同比上涨。

如何对冲原奶上涨的风波?各家乳企不约而同选择了股权合作或长期业务合作等方式,加大对奶源的控制力度。

就在9月7日,新乳业(.SZ)发布公告,宣布以万美元战略入股澳亚集团,占股比例达到5%,并同时签署了一份自0年开始的5年期为基础、并可滚动续期的奶源供应协议,将从澳亚投资获得稳定的奶源供应。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乳企对上游奶企的动作频频——蒙牛乳业将所持中国圣牧的股份占比由3.83%增至17.8%;去年9月,伊利股份宣布以16.6亿港元价格要约收购中地乳业;新乳业近两年也陆续收购了夏进乳业、寰美乳业。

0奶制品细分赛道渐热

01年乳企半年报,折射了奶制品行业的发展空间远未至行业“天花板”。

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健康意识显著提升,而乳制品以其特有的健康属性,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也让乳制品渗透率提升。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01年上半年全国乳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增长14.38%;利润总额.93亿元,增长49.17%。

相对于此前市场上常温液态奶“一家独大”,消费升级也催生奶制品新品类赛道“百花齐放”。

常温奶领域在迭代升级:伊利的“金典有机纯牛奶”与“金典低温鲜奶”拥有有机认证和GAP一级认证、“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专利截止报告期末已达70余项;蒙牛纯甄品牌上半年推出黄桃藜麦新品含更多蛋白质和更少白砂糖等,迎合消费者需求。

奶制品细分品类在加速奔跑:蒙牛此前重金投资的“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如今正成为“业绩奶牛”,妙可蓝多成今年上半年营收增幅最大的乳企,奶酪板块毛利率增长也带动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而在超市渠道,则出现了奶酪博士、吉士丁、和润、馋大师等多个新兴品牌。

有研究机构认为,疫情期间的诉求推动消费偏好更倾向于“新鲜”“高品质”乳制品,液态奶产品低温化、高端化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这一论点也体现在不少乳企的布局思路上,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等不少乳企重点加码鲜奶业务,且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借助新兴渠道“出海”,通过网红身份“出道”,也让不少奶制品细分品类摆脱了传统渠道的束缚,实现快打快出。“新兴渠道不仅可以降低渠道试错成本,还提高运营效率。从客观上来说,加速了奶制品细分品类的快速发展。”河南食品产业研究专家贾洪海告诉陆玖财经,这也是不少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乳企,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窗口期。

03竞速低温奶,中小乳企还有机会?

事实上,从半年报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乳企原奶涨价带来的毛利润下降,亦或是奶制品细分品类的百花齐放,都离不开优质奶源这一上游核心资源的竞争。

尤其是随着低温奶红利释放,各家乳企在财报中也表达了对低温奶布局的渴望,也让奶源争夺战或将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低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各大龙头乳企都在加码高端低温产品,对优质奶源需求更大。”一业内人士告诉陆玖财经。

据了解,低温奶的保质期需求及加工工艺,无法做到常温奶的产销分离,而是要求以“奶源地为圆心,冷链为半径”进行区域产销。

随着低温奶赛道火热,也迎来了监管部门的强化监管。为方便消费者识别低温短保乳制品的食用期限,市场监管总局今年6月初公开征求意见,对保质期不长于14天的巴氏杀菌乳和保质期不长于30天的发酵乳,拟要求在标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基础上,额外增加食用期限提示。

在业内看来,当前技术水平下,低温鲜奶的覆盖半径往往不超过公里,这为划片而治的区域乳企迎来利好。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光明乳业在全国巴氏奶市场份额近40%,位列第一。其他巴氏奶品牌主要分散在各区域,如四川新希望、北京三元、辽宁辉山、黑龙江完达山等。

不过,乳企“双雄”显然不想缺位这条赛道。今年10月底,蒙牛和可口可乐合资打造的“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二者欲合资打造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去年年底,伊利集团金山分公司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