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始,成都咖啡馆爆发式增长,好像再也没停下,一直想为这种增势找个合适的形容,直到有天贾樟柯的电影海报闪过眼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城市的蛛网出现,一粒咖啡豆种下,顺着版图翻涌山海,生根发芽,蔓延到任何,它想去到的地方。
往东,到龙泉、金堂,往西,到温江、崇州,往南,到双流、新津,往北,到新都、彭州……
这些与城市中心相依相傍的区(市)县,我们将其称为“小城”,没有任何褒贬意味,因为偌大的城市仿若星系,每一处、每一地都是一颗小行星,由小及大,才建构起都市版图。
小城咖啡,远离尘嚣,别人都赶在咖啡潮流里扎堆儿,它们却悄悄下沉。某年某月某日,喝咖啡的人猛然发现,竟然与那些原本长在大都市节奏里的“温存”,在故乡,或某次微旅行中重逢。
我就是这样,见到了虎哥和她丈夫。在彭州CBD潮人聚集地望蜀里,他们经营着一家叫「CAFE5/5」的咖啡馆。
三分惊喜三分感动四分八卦——
新的赛道开启,用咖啡造梦的人,是否起落安妥?
01/
10年前,一杯咖啡10块,
日均流水到。
虎哥本名凯静,一“虎”一“静”,字面上,两极分化到精分,全因学生时代,兄弟众多,神经大条,一直喊到了现在。
虎哥
与其说虎哥踩到了小城咖啡的趋势,不如说一开始她就选准了这个赛道。
大概在10年前,她就有了人生中第一家咖啡馆,选址在郫都区团结镇的一家高校内,那是虎哥的母校,名字简单粗暴,就叫「虎哥咖啡」。
开店故事很简单,因为自己喜欢咖啡,一天要喝两三杯,但学校周围全是奶茶。
那个时代,郫都区几乎还没有像虎哥这样用鲜奶做咖啡的店,年轻的冲劲,加上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很快,便吃到了红利。
开店时,装修加设备,她向父母借了14万。
想着要还钱,两个人每天早上8点到店,嘴里叼块面包便开工,午饭下午四点左右吃,在学校打大炒,晚上干到十一二点,嗦碗面收工:每天花费不过几十块。
学校的年轻人多,新奇玩意儿,大家都愿意试。一杯咖啡卖10块,日均流水却能达到元到元,那会儿没有支付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