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楚沩大地,生机勃勃。走进田间地头,大棚中随处可见长势喜人的辣椒、茄子,牧场里一群奶牛正悠闲的吃草;走进车间厂房,流水线上工人们在打包装箱卜豆角,熏制烤房中一块块腊肉即将出炉;走进农家大院,服务人员在帮着备菜下锅,游客们在村里四处打卡拍照……
七月的宁乡,到处都是繁忙热闹的场景,敢为人先的宁乡人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不断探索,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依托打造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宁乡正逐步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有机融合,真正构建起乡村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农业升级、农村振兴、农民发展的新路子。
一杯奶: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走进位于宁乡市煤炭坝镇双龙村的优氏双龙奶牛牧场,占地亩的养殖区里建有六栋牛舍、挤奶厅以及饲草料仓库、奶牛运动场、青贮窖等养殖设施,成群的奶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牧草,牧场进口新西兰荷斯坦奶牛存栏规模达余头,可年产生鲜奶1万余吨。
优氏牧场奶年养殖。受访单位供图
“双龙村自然基础条件好,在我们前期选址时,村里各项评分都排在前列,我们短时间内就确定了投资计划。”皇氏集团优氏乳业副总经理唐霞介绍,煤炭坝镇在年矿井关停后走上转型发展之路,企业通过多地走访考察,认为该镇具备多个建设牧场的有力条件。
牧场建成后使得双龙村第一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带动周边的砖塘村、大成桥镇等村镇农户和合作社,在多亩土地上种植玉米、苜蓿草作为牧场饲草料;同时,牧场在湖南省内多个地方配套建有1.4万亩牧草基地,让当地部分村民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唐霞表示:“我们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在煤炭坝镇因地制宜的采取产销联动、流转聘用等形式,让村民更多地获得到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不断增加村民的年收入。”
乡村要振兴,第一产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第二、三产业强有力的带动。
双龙奶牛牧场每天的生鲜奶依靠冷链运输,直接送往宁乡经开区的优氏乳业车间,生鲜奶经过多个程序后被加工成鲜奶、酸奶、常温奶、布丁奶等多个品种,不同生产线上灌装好的牛奶快速地从输送带上传送到后包车间,进行冷库冷藏或运输发往销售终端市场。
正是依托牧场第一产业生鲜奶的稳定供应,使得投资建设的优氏乳业生产基地能正常运转,确保每天生产的巴氏鲜奶能在12小时内到达市场,发酵型酸奶24小时内到达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优氏牧草基地。受访单位供图
目前,双龙牧场正打造为一个集奶牛养殖观摩、乡村旅游、牛奶科普和研学、资源循环利用示范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牧场,牧场内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升级建设,通过引导四周村民开展美丽屋场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辐射长沙、益阳等周边城市的新型乡村文旅休闲片区。
“依托优氏乳业坚实的产业基础,发展休闲农业和研学产业,预计未来2年内能创造个就业岗位,吸引20万名学生、市民前来开展研学、休闲活动,通过第三产业形成‘农业+’的多业态发展,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唐霞介绍道。
宁乡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肖海燕说:“宁乡这些年在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一批像优氏乳业这样的企业在宁乡发展壮大,从第一产业的生产供给精准对接第二产业加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的价值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桌菜:上下游一三产业深度融合
“找准优势资源,干对优势事情,这是我们落户宁乡后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湖南彭记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彭记坊)总经理孟君介绍,年企业通过异地搬迁,在宁乡投产后,食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实力逐年稳步提升。
这一成绩离不开宁乡当地农村一产业强有力的支撑,而伴随着彭记坊规模的壮大,企业辐射、带动三产业的能力也在增强,生产的多个预制菜种类为不少湘菜餐饮店节省了做菜时间,也给吃过的食客留下了好印象。
年,彭记坊的创始人彭强建从宁乡来到长沙打工,在没有相关技术的情况下,只能在菜市场靠祖传的做坛子菜手艺谋生,凭借着自己的口味辨识力,结合现代技术理论和实操流程,研制出的坛子菜和酱卤菜广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制作坛子菜的蔬菜原料需求也是逐年增加,为保证蔬菜的新鲜与质量,彭强建回到老家宁乡,与当地农户签订经销协议进行批量采购。
彭记坊生产车间。受访单位供图
豆角、辣椒、黄瓜等一批蔬菜在宁乡本地采摘、加工,有效带动了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彭记坊也由此成功打通一二产业,不再为蔬菜质量、数量问题担忧,生产的预制菜品质也有了较大提升。
如今,彭记坊已在全国打造八大蔬菜基地,自营及合作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超过3万亩,宁乡的现代化精深加工基地及其配套设施达4.5万平方米,“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一二产业的融合也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预制菜市场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这也倒逼企业要不断创新才能迎合市场需求。”孟君对记者介绍,近几年企业研发投入翻倍增长,酸菜扣肉、功夫猪脚、胡椒猪肚鸡、青椒生态鹅等新菜陆续上市,其中青椒猪肚单品销售过亿元,糯米香芋单品超6千万元。
目前,彭记坊80%的销售额都来自于餐饮渠道,企业已为不少客户制作出定制化的服务,比如设计菜单、菜品营销等;通过标准化的加工工艺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与真功夫、外婆味道等多家餐饮连锁进行深度合作,触角逐渐延伸至三产业。
“这里建成后将打造集生产、销售、工业旅游、工艺体验、工程技术研究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性农业产业园。”孟君指着彭记坊宁乡二期建设项目工地表示:我们正积极开发家庭市场,入驻社区便利店、商超、电商等新兴销售渠道,一系列的布局将实现二产业带动一、三产业快速发展。
借助宁乡当地政策的支持、地理优势的凸显,再加上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使得火辣辣、彩云、俏小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宁乡聚集,仅宁乡农业科技园就已汇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余家,这为宁乡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谋得了先机。
一家店:三产反哺一二产业发展
位于宁乡市区繁华地段的的湘都餐厅,每到饭点都是人来人往,生意异常火爆,餐厅依靠新鲜美味的菜品,吸引了众多食客不惧舟车劳顿赶来,为的就是品尝一道道特色宁乡美味菜肴,同样的热闹画面也出现在北京、上海开设的湘都餐厅内。
湘都生态农业园和乡村振兴学院。受访单位供图
最早开在北京的这家主打湖南宁乡菜的餐厅,几乎每天都是宾朋满座,一道黄焖宁乡花猪肉创造了一年销售额破两百万的记录,如何保障来自原产地的食材安全、健康,确保每道菜的口味不发生变化,能够长期吸引食客前来消费,也就成了餐厅急需解决的问题。
年底,出生在宁乡大成桥镇永盛村的刘跃华从北京回到故乡,他与邻村的两位朋友共同投资万元,采取“村企共建”模式,先后流转亩土地,并成立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当地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项目。
不到半年,湘都生态农业园便初具规模,当时农业园主要给北京的湘都餐厅提供最为正宗的湖南食材,农场基地内生产的蔬菜、猪肉等都是每天直发北京,解决千里之外的“舌尖”需求。
湘都成功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北京、上海、宁乡三地紧紧绑在了一起,也为当地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做农业如果只依靠初级农产品获利,得到的只能是最廉价的价值,想要提高收益就要走加工道路。”公司董事长刘跃华对记者说:湘都生态农业园随着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当时选择了农产品加工的第二产业道路。
湘都租下村里闲置多年的小学改造成为加工基地,研发坛子菜、腊制品、红薯粉、剁椒、腐乳等地方特色鲜明的农副产品,通过配备标准化生产线、冷冻库、晾晒间等设施进行储存、加工,让产品一步步走向市场并打响品牌。
湘都腊肉熏制车间内的腊肉。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打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刘跃华指导公司除了以租金形式整合当地的土地资源,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积极鼓励农民居家就业,引导村民建设民宿,如今湘都生态农业园已形成教育、农业、食品、餐饮和康养五大板块。
湘都依靠三产制定一产二产生产计划,通过餐饮实现蔬菜、宁乡花猪和加工农产品的就地销售,让餐厅成为一个引流导流的场所,消费者通过乡村旅游休闲来到生态农业园,见证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参与围绕农产品的主题活动、手工体验,推动农村实现价值挖掘。
目前,宁乡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正进行多方引导,希望打造出更多的湘都农业产业品牌,通过延长当地农业产业链,积极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把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促进农民增收。
一个村:整合一二三产业齐聚合力
活蹦乱跳的鱼虾在宁乡大成桥镇鹊山村水产养殖基地里被捞起,尚果采摘园内不少游客在采摘葡萄、火龙果、黄桃等当季水果,大绿湘家庭农场起垄整齐的菜地上辣椒、丝瓜等蔬菜长势正旺……
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集体经济负债、农田大量抛荒的“空壳村”。年,鹊山村面临“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窘境,通过改革“鹊山模式”成为湖南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一面旗帜。
鹊山村正是抓住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机遇,把全村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归集起来,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合作社,对入股的土地按50亩至亩的面积划分片区,再采取竞价方式统一对外出租。
鹊山村。受访单位供图
“全村亩土地都流转至土地银行,成立专业合作社,使农民身份向职业农民身份转变。”鹊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剑介绍,村内规划建设鹊舞花田、深塘果林等区域,把土地合作经营收益最大限度留在农民手中,重点打造稻虾养殖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基石。
鹊山村通过定期举行学习班、交流会、职业培训等形式,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逐步培养了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一大批年轻人回到鹊山村创业,为鹊山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臻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绿湘家庭农场、鹊山贪吃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公司在当地成立,通过发展稻田生态中华鳖养殖、无土流质栽培新鲜果蔬、稻虾共养、亲子体验基地等一二三产业,鹊山村迎来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大好局面。
与之相隔不到20公里的横市镇铁冲村,看到鹊山村的成功转型,在深思熟虑后也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以一叶带多业(烟叶生产为主导,带动多种产业发展)的定位,因地制宜开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铁冲村的烟稻轮作示范田边,来自长沙市烟草专卖局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张万良,他一边指导年轻农户对进入成熟期的烟叶进行采摘,一边交流今年优质烟叶的收购价。此时,望着眼前成片的绿色烟田,农户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了精准的产业定位,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铁冲村建设起了村级果园和中药材产业基地;同时,仁冲养鸡合作社、泥湾水果基地、仁益电器厂、武叔农产品加工厂等一二三产业纷纷在铁冲村落地,铁冲村正走上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
一杯奶、一桌菜、一家店、一个村,都折射出宁乡凭借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合力,通过源头融合、加工融合、末端融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产融合新模式,使得农村产业“接二连三”成功闯出新名堂。
今年,由赛迪顾问发布的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中——宁乡位居榜首。宁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熊佑新表示:“目前,宁乡已形成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互通的完整农业产业化体系,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融合主体的同时,还致力于培育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等‘农业+’多业态,示范引领宁乡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