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源争夺硝烟未散,何时实现鲜奶自由丨

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905/6506031.html

作者

刘艺晨谢芸子

编辑

谢芸子

探讨乳企近年的起承转合,“奶源争夺”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低温奶热潮下,巨头掘金的锄头纷纷伸向上游,新兴品牌也不得不加紧下手锁定供给。年,“简爱”酸奶品牌拥有方朴诚乳业、元气森林、新希望乳业共同以1.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澳亚集团合计12.5%的股权。

伴随这一波奶源大战的炮火暂缓,乳企在上游的布局更加明晰,这家备受新品牌青睐的牧场运营商,也迈出了登陆资本市场的脚步。

但放眼整个行业,牧场的“独立”是否意味着乳品产业链格局的转变?当整个行业再度进入下行周期,上游牧场的发展是否会比之前更加稳健?

竞速低温奶

对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这丝毫不影响整个行业的增速与变革。

受限于物流与技术的发展,更早以前,我国的液态奶消费主要以低温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巴氏奶为主,保质期仅2-天的日配奶占据国内液态奶市场份额的90%以上。每天清晨,“奶站”小哥挨家挨户地往奶箱里塞鲜奶,是更多90后的儿时记忆。

但灭菌包装技术的引进改变了这一局面。

年起,乳企大规模引进利乐包装技术,通过超高温杀菌工艺,使牛奶在常温状态下保质期达到6个月甚至更久。也因此,包装奶最大限度地教育了中国市场饮用牛奶的习惯,走进千户万家、更是弥补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不完善。

基于此,中国乳业发生了第一次分化——以常温奶产品为主的蒙牛、伊利在全国铺开局面,以北京三元、上海光明为代表的地方奶企则更多坚持低温奶产品,盘踞在“牧场半径”内的地方市场,并逐渐积累了大量稳定的用户群体。

年、4年,伊利、蒙牛相继上市,采用大经销商的模式高速发展,而后十年光景,整个市场向着蒙牛、伊利高度集中。截至年,两者占据近67%的牛奶市场份额,与之伴随的,是整个行业的趋于饱和。市场不得不寻找增量,发展重心再度向低温奶转移。

年,伴随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蒙牛、伊利终于将触角伸向地方奶企“腹地”。二者先后成立鲜奶事业部,并推出属于自己的低温奶子品牌。蒙牛“新鲜严选”、伊利“百格特”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年,低温鲜奶市场空间达到60.9亿元,近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0%,高于常温白奶2.6%、乳品整体(不含奶粉).6%的增长。

当时间进入年,更具爆炸性的消息袭来。

年7月,专注于高端低温酸奶的卡士和简爱先后进军低温鲜奶市场;同年9月,蒙牛与可口可乐中国合资成立公司“可牛了”,推出首批超滤奶产品鲜菲乐,这也更多标志着蒙牛入局低温奶市场的决心。

时至今日,低温奶市场仍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巨头,光明、三元、新希望、君乐宝等地方奶企仍占有重要份额,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奶源争夺再续

但也正因为市场对于低温奶的加注,再度叩响了奶源争夺的扳机。对于更“鲜”的奶产品,优质奶源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述。

与超市货架乳制品琳琅满目的盛况不同,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乳产品原料更多依赖进口。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消费大国,优质牧场的稀缺始终影响我国乳业的发展格局。

据“南方网”报道,在0年的呼和浩特,伊利和蒙牛曾各发放数千万元贷款,鼓励农民养牛。在《财新》的报道中,为争夺奶源势力范围,伊利、蒙牛甚至发生流血冲突,呼和浩特市政府部门不得不出面调停。

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降至冰点,找到更安全且稳定的奶源成为每家乳企不得不思考的关键。

此后的十年间,乳企先后经历了多轮奶价波动周期,中小牧场在动荡中深受波及。另一方面,随着原料奶进口份额的逐年提升及监管的趋严,一批落后奶源退出市场,以优然牧场、现代牧业为代表的大规模牧场迅速崛起并占据主流地位。

我国原奶价格波动的四个阶段,图源:方正证券

在这样的背景下,“万头牧场”成了乳企布局的焦点。蒙牛将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原奶企业收入旗下,伊利则将赛科星、中地乳业纳入囊中。且近年来低温奶的风靡,也使得更多本地奶企加入了这场奶源争夺,进一步加快了上游牧场的整合速度。

年7月,新希望乳业出资7.09亿元入股现代牧业,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次年,北京三元收购首农畜牧46.7%的股权;一向颇为保守的光明也宣布拟募资19亿扩建牧场。

年8月,新希望乳业宣布斥资17亿元收购宁夏寰美乳业股权;9月,飞鹤耗资26.4亿元拿下了东北地区的原生态牧业;10月,优然牧业和三元共同接下了恒天然中国旗下的两个牧场群。短短三个月内的连续大额并购交易,使得乳业上游再次掀起一波奶源争夺的高潮。

6氪据公开资料不完全整理

在乳业专业杂志《荷斯坦》的统计中,年,中国新建、扩建的牧场项目共个,计划投资总额近90亿元,其中设计规模存栏在头以上的项目占到8%,“万头牧场”的占比高达62%。

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6氪,过去十年间,国内散养户和中小牧场相继退出,与之伴随的是中国奶牛存栏数量的急剧下降,“从万头直接降到万头不到。”乳企加紧对上游牧场的布局,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自己未来五到十年奶源供应的安全。

再从牧场的角度看,树大好乘凉,能够与大型乳企绑定,更多意味着能保障销量,牧场在扩充之余也能得到巨头企业的财务帮助。

牧场的反攻

曾几何时,中国牧业一度是“亏损”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年奶价下行之后。

公开资料显示,-年,现代牧业分别亏损7.42亿元、9.75亿元及4.96亿元。中国圣牧的情况更糟糕,在年亏损9.86亿元,年亏损扩大至22.25亿元。

在被优然牧场收购前,新西兰乳品公司恒天然也曾在中国投建牧场,却发现养殖成本远超新西兰,以至于公开表示,“在中国生产的是世界上最贵的牛奶。”

但这样的情况在年后逐渐向好。

随着上游供给的减少与市场需求的提升,奶价得到恢复,牧业公司也开始“回血”。但行至此时,国内几乎所有的大牧场背后都有乳企巨头的身影,过度的客户集中无疑导致上游企业的话语权减弱。“独立”成为牧场的稀缺属性。

月29日,乳产量全国第五的澳亚牧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而在递交招股书前,澳亚密集引入股东。

年4月,明治乳业就宣布以2.54亿美元收购澳亚25%的股份。去年9月,澳亚同时被简爱酸奶母公司朴诚乳业、元气森林旗下酸奶品牌“北海牧场”、新希望乳业看中。四家奶企的先后入股足以见得下游市场对于上游奶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