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视觉中国
姚霞一夜未眠。和丈夫商量后,她决定只身一人去自家经营的便利店里守夜,把公司交给丈夫。
“便利店楼上是公寓,有很多租客,医院和几个工地,租客、民工、旅客、医院里的病人家属、还没赶回家的大学生……有几个算几个,我担心他们买不到东西吃。”姚霞对《杭州日报》说。
来到便利店后,她调整了货架陈列,摆上了大量口罩、牛奶、泡面、自热饭、饮用水。她知道,一旦情况严重起来,这些东西将会是必需品。也就是从1月20日这天起,54岁的姚霞就再也没回过家,一直在自己开的便利店的办公间里凑合着过夜……
在那之前,1月18日,距离除夕还有6天时,姚霞决定:让食品公司和便利店的15名员工提早放假。
员工们都很奇怪,新年就要来了,往年这时是大家备年货最忙的时间点,怎么突然提早放假?但姚霞态度坚决,当天,15名员工全都回到了家中。其实,姚霞内心也犹豫,不知是否是自己大惊小怪了。
更早之前,在送货时,偶然听旁人说了句:“最近好像流感严重,我看网上还有人担心是不是非典……”后,姚霞心里咯噔了一下,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年“非典”时的场景。
17年前亏了万
根据《杭州日报》的报道,姚霞和丈夫傅建鑫都是原杭州幸福丝织厂的职工。年,丝织厂破产,姚霞便改行做起了销售,傅建鑫则修起了自行车。3年后,夫妻俩用积蓄创立了杭州诚佳食品公司,可开张才几个月,“非典”就来了。
“非典”从1月开始爆发,直到6月才基本结束,期间中国GDP增速下降约2%(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其中,姚霞所在的第三产业首当其冲,不仅增速从10.5%下滑至8.7%,而且直到6个月后才恢复,不仅受损最大,且恢复最慢。
大量鲜奶、面包堆在仓库里,夫妻俩送货无门,只能眼看着食物变质坏掉。短短数月,公司亏了万元。对个体户来说,这不是小数目。当年北京房价一平米,万至少可以买三套平米的三居室。
“真的是‘非典’吗?”姚霞心有余悸。
她四处找人订购了一批口罩、酒精和日常感冒药。员工全部“撤离”后,公司和便利店瞬间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姚霞和丈夫两人分别维持各自日常的送货和打理。
“但愿是我虚惊一场。”姚霞安慰自己。
事态发展并没有如她所愿。情况急转直下。作为风暴中心的武汉,确诊人数迅猛上升,专家和医疗队赶往前线。与此同时,民众居家隔离,线下实体店关门停业,社会经济活动基本被按下了暂停键。
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增长的受损。恒大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从除夕到春节,仅仅七天,餐饮零售损失就高达亿,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在4月9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