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6岁女儿喝鲜奶”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话题的来源是一位妈妈分享的帖子,她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6岁,老二是男孩,还小。
因为6岁的孩子正在长身体,所以这位妈妈就给女儿订了比较贵的鲜牛奶,每天早晨喝一瓶。
但这天早上喝牛奶的时候,妈妈刚把盖子撕开了一半,女儿却有些不开心了,气呼呼地吵着说要自己撕。
妈妈看见女儿哼哼唧唧的样子,火气也上来了,对女儿说道:
“这样一件小事,你就给妈妈脸色看,不高兴,那妈妈也会不高兴,不会在乎你的情绪的,这是无理取闹。”
说完没继续搭理女儿,妈妈就去忙了别的事情了。
但等忙完回来之后,看到眼前的一幕,这位妈妈却崩溃了。
只见女儿将牛奶弄洒了一半,桌子上一片狼藉!
于是,妈妈拿起剩下的牛奶一饮而尽,对着孩子大喊:
“我也喜欢喝鲜奶,姥姥也喜欢,但是只给你喝了。你要是不珍惜,以后我都喝掉,好东西不是只给你自己的。我跟你说过咱家里并不富裕,妈妈工作只能养你和弟弟,给你们衣食,要是你不懂这些是妈妈辛苦来的,以后就过清苦一点的日子吧!”
可以感觉到,这位妈妈是真的气急了,但她急的不是一罐鲜奶,而是自己为女儿“付出一切”,女儿仍然“不懂感恩”,没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对于这位宝妈的行为,不少网友表示非常不解:
“一瓶牛奶而已。是我带娃太糙了吗?”
“以为养小狗呢,给了罐头就想看狗摇尾巴感恩吃得飞快,一旦狗不吃就是没良心。”
不可否认,像这位妈妈一样的“牺牲型”父母也在爱着孩子,但更多意义上,她们的付出,却更像是一种以爱为名的绑架。
“牺牲型”父母是中国家庭常态“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会每天起早贪黑?”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离婚了...”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会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有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他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是被迫的,是因为孩子,才导致了生活的苦难,把自己归结为付出者,孩子沦为索取者,常常强调自身的过度付出与自我牺牲。
与上面那位妈妈的遭遇类似,去年“半颗猕猴桃”事件也曾引发广泛议论。
一位妈妈晒出了半个没有果肉,只有果皮的猕猴桃,表示猕猴桃很贵,但因为女儿喜欢吃,所以平时经常买。
可实际上她也喜欢,但因为女儿,从来没吃过一整个,都是把果肉给女儿,自己啃果皮。
这位妈妈话里话外的意思,无外乎是自己为女儿付出了一切,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连猕猴桃都要优先给女儿,自觉作为妈妈不容易。
但仔细想一想,一瓶鲜奶、一个猕猴桃而已,强调这样的过度付出,对孩子真的好吗?
牺牲自己去关爱孩子,最后恐怕只会好心办坏事,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孩子会感激“牺牲型”父母吗?按理说,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一心扑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不说感恩戴德、五体投地,总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对吧?
但恰恰相反的是,孩子对待“牺牲型”父母很难感恩。
某乎上有个热门问题是:“孩子会感激牺牲型父母吗?”
有网友回答:“不会,甚至痛恨。”
家人之间本来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但由于父母的自我感动式牺牲,双方的心态都会失衡。
父母觉得自己付出一切,形象伟大光辉无比,不自觉地就会向孩子要求回报。
而孩子则常生愧疚之心,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反而满满的都是窒息。
《奇葩说》节目中,黄执中曾重新解读“妈妈吃鱼头”的故事:妈妈吃了一辈子的鱼头,等到临终时告诉孩子“我从来没喜欢过吃鱼头”。
孩子听完崩溃了,因为他觉得妈妈做出的巨大牺牲,都是被迫做出的,都怪自己。
父母过度强调自我牺牲,给孩子的感觉并非是爱,而是永远停不下来的精神内耗,即便是长大以后,也无法接纳自己,一生中都要背负沉重的枷锁。
父母懂得自我关怀,孩子成长更轻松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就是为了他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幸福。”
平心而论,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但也没有孩子不爱父母。
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并不是父母为自己付出一切,而是希望父母把自己的人生过好,能够发自内心的快乐。
《少年说》的一期节目中,有名高一女孩站在天台上对妈妈大喊:“从今天起,我要独立,你要洒脱,我希望你真正的快乐!”
在她看来,母亲24小时围着自己转,以自己为中心,不仅自身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母亲也变得敏感脆弱,二者皆输。
因此,女儿希望妈妈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例外。
只有父母懂得自我关怀,把自己的人生变得丰满,孩子的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孩子终将长大翱翔于天际,父母早晚都要学会放手。
老苗结语:每位家长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从来没有要求我们牺牲什么,他们要我们快乐。
牺牲型父母,不过是深陷于自我感动当中,以爱之名对孩子道德绑架。
孩子们想要的、需要的,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今日话题:你对这位妈妈的行为怎么看?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